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研学旅行
Study Tour

贵州遵义三天传承红色教育基因培训

  • 适合人群:党政机关干部、党员
  • 游学城市:贵州遵义
  • 行程天数:3天
  • 游学日期:全年
分享:


 间

 习  安  排

 

上午

06:10

广州市内集中,乘大巴前往广州南站。



07:30-14:30

广州南乘高铁赴遵义(动车上用午餐饭盒饭),抵达后首乘大巴车前往会场,安排入住。


下午

14:30-18:00

开班仪式:奏唱国歌,中心领导致辞、授班旗、领导致辞等;

专题教学: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晚上

18:00-19:00

用晚餐,晚上自由安排

上午

07:30-08:00

早餐



08:30-10:30

情景教学:瞻仰烈士;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

拜谒红军烈士英烈墙、邓萍烈士墓;

现场教学:红军菩萨的故事、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烈士的故事



10:30-12:00

现场教学:遵义会议放光芒--参观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陈列馆、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红军干部大会会场旧址


中午

12:00-14:00

用午餐,小休。


下午

14:30-17:00

现场教学:照亮中国革命胜利的马灯--参观苟坝会议陈列馆、苟坝会议会址;

现场教学: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参观贵州省新农村建设创建点——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



17:30-18:30

用午餐。


晚上

20:00-21:00

情景教学:仰红色光芒,创人生辉煌,观大型红色舞台剧《伟大转折》

上午

07:00-08:00

早餐



08:30-12:00

现场教学: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两次娄山关战役保证了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伟人毛泽东在这挥笔写就了慷慨悲烈、雄沉壮阔的《忆秦娥·娄山关》;

 

结班仪式:分组讨论、培训小结、颁发结业证;


中午

12:30-13:30

中餐;


下午

14:00-14:30

乘大巴车前往遵义高铁站;



15:14-21:36

乘(高铁上用晚餐饭盒)返回广州南


晚上

22:00-22:30

乘大巴返回公司,培训结束学习。

备注:行程为参考行程安排,在培训中,可能因为客观原因,如景点当天接待有限、教授行程档期等,在安排顺序上会有所调整。


二、教学点简介

 

遵义会议历史背景

遵义,自古就是黔北重镇。19351月,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解放了这座城市。115日,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就在遵义城琵琶桥(后改名子尹路、又改称红旗路)东侧87号原贵州军阀师长柏辉章的公馆里召开。红军入黔攻占遵义城以后,这里一直是中央军委、红军总司令部的驻地。

出席遵义会议的有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云、张闻天(洛甫)、秦邦宪(博古)、刘少奇、王稼祥、邓发、何克全(凯丰),中央秘书长邓小平,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林彪,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翻译伍修权。

 

  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经验教训。首先由博古作关于反对敌人第五次围剿的总结报告。他的报告对这次反围剿战争失败缺乏应有的认识,并为其错误辩护。接着,周恩来代表军委作军事工作报告。他在报告中客观地总结分析了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以来的全面情况,批评了博古、李德在战略战术指导方面脱离中国革命战争实际情况的严重错误,并诚恳地作了自我批评。他认为红军正面临着比第五次反围剿战争时期更加严重的敌情,只有改变错误的军事领导,让善于运用运动战的毛泽东来指挥红军,红军才有希望,革命才能成功。周恩来的发言使与会同志看到了红军得救,而且一定会取得胜利的光明前景。

  张闻天在会上作了批判倾军事路线的报告,批判了博古、李德在军事问题上的一系列严重错误。他作为当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书记处书记,能从倾路线分离出来,对会议纠正错误的军事领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的长篇发言,着重批评了倾冒险主义在军事领导上所犯的一系列根本性的错误;并用反对敌人前四次围剿的事实,据理批驳了博古在总结报告中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辩护的错误观点。与会同志绝大多数明确表示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批评李德、博古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

  政治局扩大会议根据绝大多数同志的意见和要求,改组了中央书记处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被选为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和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推选张闻天代替博古在中央负总责,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随后,又成立了以毛泽东为首,周恩来、王稼祥参加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从此结束了王明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问题的会议,使红军和党中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得以保存下来。从此以后,红军转败为胜,转危为安,胜利地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红军山烈士陵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遵义人民不忘长征途中在这里牺牲的红军将士,在当年战场遗址找到了77位红军烈士坟墓,1953年,市政府确定在小龙山上修建红军烈士公墓,将烈士遗骸陆续集中迁至山上,同时把早已远近闻名的"红军坟",从桑木桠也移到小龙山。从此,遵义人民习惯把小龙山称为"红军山"。经过40年来的维修整理,现已建成颇具规模的红军烈士陵园。

走进陵园大门,沿石阶而上,在陵园项端的平台上,首先映入的眼帘的是一座座气势雄伟磅礴,造型设计新颖别致的红军烈士纪念碑。碑的正面,是1984112日邓小平同志题写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阴刻贴金。整个碑高30米,下宽6米见方,预宽2米见方。碑的顶端,是5米高的镰刀锤子标志,该标志表层是氮化钛合金片呈鱼鳞状结构,在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碑的外围是一个直径20米,高2.7米,离地面2米的大圆环;贺环外壁上镶嵌着28颗闪光的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取得了全国政权。这一胜利是千千万万烈士鲜血换来的,他们虽死犹荣,他们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圆环内壁是4汉白玉石浮雕,内容是"强渡乌江""遵义人民迎红军""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大圆环还由45米高的红军头像托着,头像用紫色花岗岩石雕凿而成,东南侧为老红军形象,西南侧是一个青年红军形象,东北侧是赤卫队员形象,西北侧是女红军形象,寓意着红军威震四方。

 

娄关山战斗遗址

娄山关,自古为黔渝两地的必经之路,历为兵家必争之地。19352月,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朱德率领红军,大战娄山关,取得了红军长征



选择课程
广东
湖南
广西
湖北
西柏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