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1975年12月31日晚上12时至翌日凌晨1时,82岁的毛泽东会见尼克松的女儿和女婿。毛泽东看上去有些体力不支,交谈时不得不将头靠在沙发上。这情景让在场的人感到,无情的岁月已经让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风华不再。
精彩语录:但毛泽东开口便语出惊人:“我生着一副大中华的脸”。此时此刻,在场的人突然感到毛泽东身上的活力又奇迹般地出现了。
2.背景:17岁的毛泽东告别父母,走出韶山冲。临行前,他改写了一位日本人写的言志诗,悄悄夹在了父母每天必看的账簿里。
精彩语录:诗里说:“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3.背景:1954年春天,毛泽东在杭州主持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时,闲暇中便去登杭州附近的山峰,一次,登到半山腰时已是傍晚,有人提出下山往回走。
精彩语录:毛泽东说:“你们是累了吧,不能累了就不干了。路是人走出来的嘛。我们往前走,决不下山,不走回头路。”
4.背景:历史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让一个根本没有想到要打仗的人,去身经百战。指挥千军万马的毛泽东,却依然不喜欢摸枪。在被蒋介石围追堵截的长征途中,毛泽东创造了“四渡赤水”这一军事奇迹。
精彩语录:他却对人说:“我要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反动派。”
5.背景:重兵压境,同仇敌忾的延安军民决心打一场延安保卫战。而此时毛泽东的眼里,却不仅仅只有延安,他力排众议,决心在必要时撤离延安。
精彩语录:后来在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毛泽东说:“退出延安是为了打到西安,我们要用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
6..背景:中苏结盟,加强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苏联政府和人民对中国经济建设的援助,也是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但当苏联动议在中国设立长波电台和海军基地,进而以建立联合舰队的形式损害中国主权时,毛泽东果断地拒绝了。
精彩语录:中苏两党的关系破裂后,毛泽东说:“从那时起,我们就像孙悟空大闹天宫,我们抛弃了天条,走自己的道路。我们不怕争论,争论下去,天照样下雨,女人照样生孩子,草木照样生长,鱼照样在河里游。”
7.背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来到北京访问。
精彩语录:毛泽东自信地说:“我们的手握在一起可以改变世界。”
8.背景:中国领导人通过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动,扩大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逐步撕破了西方世界的封锁铁幕,摆脱了中苏关系破裂后艰难的处境。
精彩语录:毛泽东感慨地说:“不要忘了,是非洲的穷朋友们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
9.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外出视察常常被群众认出来,造成人们围观群众拥堵现象。有关部门担心对毛泽东的安全不利,便作出规定,毛泽东外出或在公众场合,必须戴口罩。
精彩语录:毛泽东曾经感慨地对街道居委会主任说:“我真羡慕你们的工作,每天能跟群众打交道,最有意思。”
10.背景:1972年毛泽东大病一场。病刚好时,他就风趣地对身边工作人员说:
精彩语录:“前些时候我到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去了一趟,他们俩说,你那个国家的钢铁和粮食还太少,再说你还要去黄河,你先回去吧。”
11.背景:曾有一个外国人向毛泽东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是‘中国第一’还是‘共产党第一’,你首先是一位中国人,还是首先是一位中国共产党人?”
精彩语录:毛泽东总会微笑着回答说:“你这个问题好像是在问是先有父母还是先有儿子。我可以确切地告诉你:没有中华民族,就没有中国共产党。”
12.背景:有位名叫斯坦因的外国记者,曾经苛刻地问毛泽东:“你凭什么权力来指导你的政府和军队?”
精彩语录:毛泽东不假思索地回答:“凭人民的信任。正是人民的信任使毛泽东感到自己对人民的无尽责任。”
13.背景:1965年,老朋友斯诺曾经问他:“你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环境,但年轻一代将来会做些什么呢?”
精彩语录:毛泽东回答说:“未来的事将由未来的人决定。从长远来看,年轻的一代总是比我们更有知识。”
上一篇: 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
下一篇: 华侨英烈李子芳:“革命何须怕断头”
上一篇: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